四川凉山12岁彝族孤儿“最悲伤作文”在网上传播后,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元。
8月5日,作文的最早发布者、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对记者表示,发出这篇作文的本意并不是是想募捐,“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
老邪哥哥即黄红斌。自2006年起,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就开始了对四川大凉山地区失学儿童的帮助。
黄红斌对记者表示,他是7月8日在看望宝石小学支教老师的时候,拍摄的木苦依伍木(汉文名:柳彝)的作文《泪》。
“当时,木苦依伍木的语文老师,是索玛花支教的任中昌,他在孩子们上完语文课后,布置了一篇作文作业。”黄红斌说。
支教老师任中昌回忆,木苦依伍木比较腼腆,有些害羞,但很乐观,成绩中等偏上。那节课上,他给孩子们讲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小珊迪》。
《小珊迪》描述的同样是一个孤儿的故事。饥寒交迫的孤儿珊迪,在街上卖火柴,但是买火柴的人却没有零钱,小珊迪于是拿着整钱跑走。正当买火柴的人认定珊迪是个骗子的时候,珊迪的弟弟拿着零钱出现了。原来,珊迪因为换零钱,被马车撞倒,轧断了双腿,生命垂危。
在作文《泪》的最后,木苦依伍木同样亲眼目睹了生命的逝去。“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读完木苦依伍木的作文,支教老师任中昌“心碎了”。随后,他将其当做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最开始,我们在微博上发出这篇作文,并不是想让大家关注这个孩子,也没有募捐的打算。”黄红斌说。
“因为国家对孤儿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他们缺乏的是关爱而不是金钱。”黄红斌对记者表示,随后,基金会就将木苦依五木的两个弟弟接到了索玛花爱心小学免费读书和学习,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并为其提供衣食住行。
读完作文后,黄红斌与支教老师任中昌,一同到木苦依伍木家进行家访。在其微博中,贴出了木苦依伍木和弟弟的照片,还有他们的居住环境的情况。
12岁的木苦依伍木的家,是一处水泥砖房。在她的家中,没有任何装饰,甚至没有木门,只是用布帘子代替。全部的家具,是三个简易木板凳,和一张的陈旧沙发。
黄红斌说,木苦依伍木的父母生前生育了5个子女。大姐16岁,二哥15岁,两人都在外打工。木苦依伍木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10岁、一个5岁。
“我们将其接到了爱心小学之后,她会轻松很多,因为衣食住行都有人关注。”黄红斌坦言,目前遭遇的新问题是,政府、媒体找这个孩子的人太多了,孩子平静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打破了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华西都市报》通过支教老师的电话,联系到了木苦依伍木本人,木苦依伍木说自己上课会带着弟弟一起,她说“以后我都不会害怕”。
截至8月5日中午,由新浪四川发起的微公益项目“帮帮大凉山的孩子们”,已经募集到了43万左右的善款。
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称,善款目前不在他们账户中,“等捐款汇集之后,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会在基金会网站上做详细公示,我们希望把这笔善款用在儿童村的扩建上,因为现在的儿童村已经容不下更多的孩子了。”
但在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微博网友@柳卜生发微博表示:“我怀疑这篇作文是写的,水平极高,语言精炼,层次分明,看似朴实,实则逻辑缜密,直击人心。关于病因、家庭是否曾被救助,以及是否超生等容易引发阅读者负面印象的关键细节通通没有提及,真的是无心之失吗?最后一句催泪点题,真是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吗?”
对这种质疑,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表示,《泪》完全是真实的,对这种恶意谣言表示“很愤怒”。
8月5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团委郭全波,他称县里已经知道木苦依五木的事情,“县领导陆续都下乡去了解具体的情况了。对于像木苦依五木这样的儿童,县里也会拿出相应的救助方案。”
最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表示,目前,当地急缺代课老师,“高中以上学历,需要教孩子们一个学期以上”。
那天,妈妈到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最悲伤作文”呈现的,是大凉山地区普遍贫穷最冰冷的剖面。在精准扶贫被提上日程的当下,它揭示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对个体救济的乏力,值得警醒。
先失怙,又丧母,还是个孩子就已无父可怙、无母可恃,这何其残酷?木苦依五木,孤苦无依,一个名字竟宿命般地成了一个的残酷谶语!我们对其遭际抱以同情,但也应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体之殇:联想到事发地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再联想起以往发生在当地许多类似的悲剧个案,或可发现,其悲惨命运背后,是大凉山地区的普遍贫穷。
大凉山地区的贫穷问题并未消泯。也正因贫穷,当地才深陷吸毒贩毒与艾滋阴影,才催生了大量孤苦无依的留守儿童,及由此衍生的贩卖儿童乱象。
事实上,大凉山扶贫多年,其山区贫穷局面却依旧不改,也被认为跟之前粗糙的扶贫模式有关:大水漫灌式扶贫下,扶贫未必能跟个体之需形成对接,相反被认为“肥了西昌,瘦了山区”。在此背景下,只有改变这种扶贫策略,实现“精准滴灌”、因需施援,才能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我们经常讲,法治要让每一个个案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同样,扶贫的最终目标也应该是,驱散每一个孩子心头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