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米乐m6官方网站在广博的社区教育资源中成长

米乐m6官方网站在广博的社区教育资源中成长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app下载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多元体验基地,育至真幸福孩童: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1314模式构建》

  2002年,通过全国招聘,我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担任副园长。高校附属幼儿园属于事业单位办园,面临着很多办园体制、经费、编制的问题。对于如何办好这样一所有着50年历史的高校附属幼儿园,我心里打起了鼓。

  但当我踏进这所幼儿园后,就被附幼独特的学习方式震撼了。这所幼儿园似乎是没有围墙的,孩子们到社区里活动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他们可以一天都待在社区里,奔跑、捉虫、看鱼,和社区里不同的人聊天、在试验田观察水稻的生长,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成长却在悄然发生。如何撬动社区的力量,整合家园社的教育资源,共同打造幼儿成长的新生态,成为我入职后探索的方向。

  多年来,我们与家庭、社区携手前行,共同架构起“建多元体验基地,育至真幸福孩童”的园、家、社协同共育“1314模式”,一步步“炼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谓“1314模式”,主要是指以培养“真探究、深体验、博见闻、善学习、乐变通”的至线个核心育儿目标,以“资源观、协同观、四育观”3个理念为价值基础,以1批社区多元体验基地为核心,以“资源建设、活动开展、平台搭建、机制运行”为4个运行要素,实现协同共育。

  入职后,我开始梳理园史资料,在一堆旧照片中找到了一些早期社区活动的印迹——1983年,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在生物系鱼塘开展关于鱼的探索活动;1996年,孩子们在社区标志性雕塑“孔子像”前写生;1999年,孩子们走进新生宿舍,采访大学新生……从那时起,附幼的老师就不被“园舍简陋、设备不足、场地局限”等问题所束缚,他们勇于突破与创新,带孩子们走进社区,感受四季变化、亲近花草鱼虫、体验社区烟火气,让社区活动成为附幼孩子们独特的学习方式。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直以来,老师们更喜欢使用的是草地、花园、池塘、超市、运动器械等自然资源、生活资源,但社区的资源就局限于此吗?基于这样的困惑,我们通过“高校附属幼儿园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逐渐认识到社区不仅仅是地理区域的划分,它更包含了一些社会的概念,如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以及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我们而言,高校社区不只是地处高校内,还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大学生群体、社团文化、特殊节庆活动、院系资源、人际关系等,这些高校社区资源经过筛选、整合、重组后,才能转化为服务于幼儿发展的社区教育资源。

  对社区、社区资源以及社区教育资源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们在资源的开发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借不同资源开发者之力,挖掘各类社区教育资源。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生活资源得以被充分挖掘;在大学生团队的融入下,我们发现了大学社团资源、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各学院专家学者的加持下,我们进一步深入大学的实验室、工作室、研究所,发掘可为幼儿探索所用的专业资源。历经“走访社区—研讨分析—爬梳归类”,社区教育资源库初步形成,有效地解决了社区教育资源单一、零散的问题,从而帮助老师们快速地找到适宜的社区教育资源。孩子们不再囿于幼儿园的围墙内,而是在更广博的社区教育资源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社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推动了多样化社区活动的落地,不论是有经验的老师还是新老师,都越来越喜欢带孩子们到社区活动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活动大多是由幼儿园主动发起,家长和社区配合完成,这种合作模式更多是“幼儿园的一头热”。如何变社区、家庭“被动牵手”为“主动与幼儿园肩并肩走”?这是我们打造协同育人环境所面临的教育主体关系问题。大量的社区活动让我们厘清了家庭、社区处于共育边缘化状态的原因:家庭和社区对于自身的教育职责、育人作用、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容易陷入“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的误区。

  于是,我们加强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通过研讨型家长会,强化家长作为重要教育主体的意识,和家长一起讨论班级即将开展的主题内容及其价值,并挖掘家庭可为主题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家长深度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同时,我们坚持“有活动就要有反馈”的原则,促进园、家、社的密切交流,通过定期开展共育成果开放日活动,将一学期或某一大型活动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成果以照片、视频、教育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并邀请主管部门、家长、社区人员前来观摩,回顾共建效果,感受协同共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深远价值,从而坚定社区和家长共育的信心。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主动卷入的效果非常显著,从以往我们追着社区要资源,到现在只要有活动,社区都会想到幼儿园的孩子们,主动邀请孩子们去参加。协同共育的种子深埋在家长和社区的心中,慢慢地生了根、发了芽。

  如何让幼儿园、家长、社区在长期的互动中保持如初的热情和共育动力,从而持续地产生协同效应呢?通过研究协同理论,结合前期的共育实践,我们发现实现协同效应的重要前提是共享,共享的资源种类越多、范围越广,协同度就越高,协同效应也就越明显。在这个幼儿教育的系统中,幼儿、教师、家长、社区人员是主要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让社区教育资源在这四个因素中充分地流动起来,园、家、社协同度才会更高。

  因此,我们将协同共育的目标定位在“四育”的层面上,即育幼儿、育教师、育家长、育社区,让幼儿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得自己的成长。幼儿园、家庭、社区因幼儿而联结,幼儿的发展是协同共育最核心的目标,也是最终的价值旨归,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引领幼儿的发展。

  从幼儿园的层面来看,公共资源是相对更容易直接获得的,但涉及社区的专业设备、人力等资源,有时就需要借家长之力,孩子毕业了,这样的资源就容易断层。因此,幼儿园需要寻求一个合适的、稳定的平台来推动“四育”目标的达成,社区多元体验基地便是附幼协同育人的创新做法。我们对社区的各个单位进行评估,筛选出能够与幼儿园教育资源互补、满足幼儿发展所需的单位作为基地建设对象。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和这些单位签订协议,形成稳定的协同育人关系,先后共建了20个社区多元体验基地。

  在社区多元体验基地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幼儿学习平台、家长成长平台、社区支持平台、教师赋能平台。到社区多元体验基地研学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模式,他们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去发现根的秘密和种子的力量;在地理科学学院发现记录在石头上的人类文明,使用天文望远镜感受星空带来的震撼,沉浸式探索宇宙的奥秘……孩子们还会制订社区研学计划,主动走进每一个他们想要探索的地方,成长为“真探究、深体验、博见闻、善学习、乐变通”的至真孩童。

  家长也在成长平台获得了很多的育人能量。在这里,家长可以提出育儿困惑、释放生活焦虑,家庭教育专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心理专家帮助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社区不仅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成为资源的享受者,孩子们去社区探望老人,幼儿园组建专业团队在社区开展育儿导师入户指导活动,让更多的专业资源惠及更多的人群。幼儿园老师也能够在生物学专家的培训下获得更多自然科学知识,在美学专家的引领下不断地提升审美能力……一种携手同行、向上而生的氛围萦绕在园、家、社之间。

  在了解我们的协同育人成果后,很多园长和老师会感慨:“这种模式很吸引人,可以看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深入互动和协同育人的喜人成果。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好的社区资源,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实现协同共育。”但我们认为,任何一所幼儿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用心,都会发现独特的、潜在的教育宝藏。如何让个性实践转变为共性经验?如何立足附幼的成果,帮助他们发现资源、实现资源的转化?我们选择了一些公办园、民办园、乡村园等省内外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作为推广合作园,帮助他们挖掘出一批有价值的社区教育资源,并与相关单位形成共育关系,共建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极大地拓展了幼儿探索的空间。

  事实证明,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是一种可借鉴、能复制的协同育人模式。那么是否一定要建立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才能开展共育活动?这也是很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困惑。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基地不是开展活动的唯一支持,但是基地会让共育活动更稳定地开展。在还不具备建立基地的条件时,幼儿园可以先从资源开发入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积累共育经验,让家长和社区看到共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此逐步达成共育意识和意愿,进而形成符合园情、生情、家长团体及社区本土情况的协同共育载体和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情人收钱、女儿收“干股”……月薪6万元的落马官员被判5年,不服上诉!最新判决:刑期增至8年

  AI大模型融入教育:猿力科技大语文、网易有道启蒙英语、学而思数学齐亮相直击2024WAIC

  海外网友热议T1淘汰TL:Zeus在玩什么?虽然T1赢了,但打得线击败TL,晋级沙特杯决赛!Zeus疯狂失误,Faker力挽狂澜

关于作者: 小编

: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