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我们现在举行“创优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主题是“加快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今天很高兴邀请到涉及两个环境建设的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是: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云先生,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刘连刚先生,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齐海洋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程连政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方成女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先生。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下面结合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聚焦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就相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通报。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全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创新打造线上调度平台,建立健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协同联动的要素保障机制,开展重大项目季度开工动员等,一方面,创新打造“有效投资E服通”线上调度平台,通过“红黄蓝”亮灯定时“线个,支撑全省项目投资增长13.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连续24个月增速超过18%。另一方面m6米乐官网app登录,按月组织省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线下”集中会商,实现要素在线匹配“零距离”,全年开展项目融资对接活动21场,签约项目1121个、授信3280.2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1.14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余额增速截至今年3月连续16个月居全国首位;批准建设用地45.49万亩,总量位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1位;国家级开发区全部实现产业用地100%按“标准地”方式出让;促进企业招聘与劳动者求职“双向奔赴”,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42万人;实施重点用能单位“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全面落实用户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政策,建成41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等。今年,将持续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要素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健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发挥省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作用,拓宽丰富“有效投资E服通”应用场景,对省级调度项目100%开通“问题直通车”,推深做实“1+10”(“1个”线”场线下专题对接活动)项目融资对接,全年计划完成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投放1000亿元,促进重大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产业项目,推荐一批优质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
二是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争创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健全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长效机制。开展“标准地”改革成效评估,推动“标准地”改革向服务业领域延伸,向开发区代管区域延伸,推动扩大“工业上楼”试点。在高新区、产业园区等加强项目全流程帮办,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等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三是持续提升用能服务水平。建设全省“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进一步优化用能预算管理,全面推广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创建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全力保障高质量项目用能需求。同时,持续靓化“皖美办电”品牌,通过推广省级及以上园区企业“开门接电”服务等,推动接电更快捷;通过在试点区域实现用电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低压接入等,推动用电更经济;通过试点推进“工商变更+用电更名”等公共服务“一次办”及深化“物流式办电”等新模式应用等,推动办电更便利;通过扩大“零计划停电”示范区范围等,推动供电更可靠(到今年底,全省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
同时,聚焦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环境,省委金融办将会同中央驻皖金融监管部门重点抓好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规范化市场主体培育和金融业务培训、大力发展股权基金推进企业上市等方面工作。聚焦精准有效配置土地要素,省自然资源厅将做好保障各类有效投资项目用地计划需求、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提高审批备案效能、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等方面工作。聚焦构建人才“强磁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围绕就业创业、信息化服务、和谐稳定的劳动用工环境、重点领域和群体社会保障及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聚焦提升水气网服务水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通信管理局重点抓好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流程、完善水电气网报装满意度评价机制、建立常态化服务可靠性评价机制等工作。
去年以来,“信用安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省在全国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中荣获省级组“先进单位”称号。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政务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政府履约践诺、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实现全省政务失信案件“清零”、具备履行条件的政府部门合同协议督促履约、拖欠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发现一起、化解一起”。推进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已替代传统证明超190万份,并于今年2月试行拓展至自然人等所有主体。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余额增速全国第1。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推选17个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一是实施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年内计划培育新增8万家A级纳税人、环保诚信企业、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守信激励对象,帮扶推动6万个主体退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引导完成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动态清零”政府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二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发挥信用支撑营商环境优化作用,高效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和自然人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三是全面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范围,破除数据壁垒;建立健全“政策找人”机制,推动各项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过平台直达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
四是统一规范全省信用评价。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加强“府院联动”,健全政务诚信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政府履约践诺,深化政务失信治理,实现政府和国企拖欠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清欠到位。实时开展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全面推动发展改革、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国防动员、地震等政府部门直接或按比例应用于行业监管。
五是大力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启动全省信用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实施信用建设“揭榜挂帅”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单位,推动《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相关内容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借此机会,也希望各位新闻界朋友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助力营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金融工作部署,紧扣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聚焦打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环境,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的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全省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3880亿元,居全国第7位。全省余额增速已连续16个月居全国首位。2023年末,我省境内上市企业175家,居全国第7位,2023年当年新增14家,居全国第7位;落地私募基金规模达1.61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2023年当年股权融资239.25亿元,居全国第6位。
下一步,我们将对现行政策开展评估,广泛听取市场意见,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不断完善手法、打法和步法。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加大政府数据等归集力度,用信息增信用,用信用管风险,更好对接融资供需双方。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构建“渠道聚合、服务标准、触达广泛”的服务网络,健全线上金融服务矩阵,提升各类市场主体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高成长企业等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将创新能力作为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评级增信因素,推出契合科技中小企业轻资产、长周期特征的专属金融产品,探索形成科技企业“技术流”、科技人才“能力流”等信贷评价新模式。
三是夯实基础,加强规范化市场主体培育和金融业务培训,为企业融资打基础。深入开展万企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推进金融支持规范化市场主体培育试点。实施企业星级评定和规范培育,提升企业规范化经营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大力发展股权基金,推进企业上市。加快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募投进度,提高资本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上市企业后备培育和专业辅导,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机制。丰富省区域性股权市场金融工具和融资功能,强化股债融资并举,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出“物流式”办电服务,让客户享受到办电像网上购物、快递送货一样的体验,请问,我省在这方面有哪些推进举措?
为持续提升用户线上办电体验,我们在《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第19条,提出深入开展“物流式”办电新模式应用的相关措施。“物流式”办电服务,主要是借鉴了网购商品可实时查询物流进度的做法,依托于“网上国网”客户端等线上办电渠道,开发办电进程全景展示、用户在线交互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透明和智能的办电服务。该模式推广应用后,用户可以像跟踪快递包裹一样跟踪办电服务进程,提前安排内部施工计划,最大程度缩减办电时间。今年,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物流式”办电应用。
一是政企数据互联互通。通过贯通政务服务平台与供电企业内部系统的数据链路,实现服务需求提出、供电方案答复、供用电合同签约、竣工资料提交等全部办电环节的线上办理,让用户享受到足不出户的“网购式”办电体验。如,用户在供用电合同签订时,可线上调取电子印章,手动输入电子签名,大幅减少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是办电环节全景展示。通过优化业务进程展示界面,开发关键节点提醒功能,实现办电全过程“线上化、节点化、可视化”。用户可通过“网上国网”客户端,在发起用电申请后,随时随地访问线上办电情况,查询当前业务所处的流程环节,实时掌握各环节的处理信息和结果,使得办电过程像快递信息一样一目了然,让办电服务更加阳光透明。
三是用户诉求“云端响应”。通过开通环节责任人查询、办电服务催办、服务质量评价等功能,搭建用户与供电企业互动交流的“云端”平台。用户可线上查看办电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进行业务催办和在线交流,迅速解决办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米乐m6官方网站办电结束后还可对全流程服务进行评价,既减少了用户办电焦虑,也加强了对办电服务的社会监督。
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部门协作和业务协同能力,强化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省自然资源厅启动了建立“一码管地”“一码关联”地籍调查工作新机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应用,以“码”关联项目建设涉及的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相关部门信息,支持项目用地、建设、规划核实、网签备案、竣工验收、交地(房)即交证等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实施以来,16个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黄山、合肥、芜湖等市重塑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实现自然资源内部规划、审批、供应、登记等业务共享应用,对外与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互联互通,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以工业项目为切口,全面梳理地籍调查在项目选址用地、标准地供应、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规划监督、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供后监管等工程建设全流程中的关系,拟订“码上选地、米乐m6官方网站码上供地、码上设计、码上建设、码上验收、码上登记、码上监管”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图,为项目开发建设监管监测提供支撑。坚持系统集成,通过“源头赋码,全面覆盖”,嵌入式改造整合各类业务系统,系统链接批、供、用、补、查、测、登等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以信息集成实现项目用地从立项、出让合同、土地权属来源、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税费缴纳等各环节材料共享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避免重复提交材料,让数据“忙起来”,企业和群众“闲”起来,让“物理串联”催生“化学反应”,提升“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质效,提升自然资源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在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方面能否实现“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窗咨询、联合踏勘、并联审批”?
2024年在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方面可以实现“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窗咨询、联合踏勘、并联审批”。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省积极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多头申报、多次跑腿”等堵点痛点。
主要做法:一是关口前置。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在新建投资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项目信息自动推送至水、电、气、网(宽带)各家单位,即可获得水电气网多项接入服务。二是方案前移。水电气网公用事业单位在获取项目报装需求信息后主动上门对接,为企业提前谋划水电气网设计方案,将联合勘察、联合审批和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作为前置服务事项,提前为项目后续获得水电气网接入做好准备。
具体目标和预期成效:一是一口受理助力企业“少跑腿”。企业用户水电气网报装从原来的7-8个部门跑办(水电气网企业及各项工程的外线施工并联审批办理跑办),优化为“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各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地设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二是联合踏勘推动流程“减环节”。深化流程再造,由牵头部门组织各市政公用单位“联合踏勘”,会商制定最优接入方案,踏勘次数压减为1次。三是服务推动审批“快节奏”。一方面各地针对红线外工程涉及到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破路等事项均由水气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企业办理“一次都不跑”。另一方面各地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对规定施工长度或面积内的外线接入工程,根据规划、交通、、等部门的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后,可直接施工,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联审批所需时间大幅压减。
下一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对接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深化相关业务平台互联互通,持续完善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办事流程,提升项目企业报装服务体验。精准把握用户报装需求,深入推进水电气网报装和投资建设审批等关联事项跨领域集成办理,全力打造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报装服务。
打造人力资源网上“超市”,推动实现便捷高效的“企业一键找人才、人才一键找岗位”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始终努力的方向。
2017年,我们就采取省级集中模式,整合省、市、县就业服务网和人才服务网资源,上线安徽公共招聘网,打造数据集中、服务下延的全省公共招聘服务平台,推进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招聘信息和人才求职信息“一点发布,全省共享”。
2021年,安徽公共招聘网与安徽政务服务网实现统一用户认证对接,企业和人才一次认证、全网通行。企业登录后可一键搜索简历,免费预定各地招聘会、发布招聘岗位等操作;人才登录后可进行简历创建、一键查询岗位等操作。
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超20万户,累计发布招聘岗位911万个,人才注册求职简历超54万份,发布线万场。安徽公共招聘网免费高效便捷的招聘服务,深受用人企业和求职人才的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实际,聚焦企业和人才在招聘求职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充分吸收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省人力资源网上“超市”服务举措,促进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匹配。
一是拓展一键发布信息渠道。升级移动端、优化公共招聘网小程序,构建立体式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多屏、全网、跨平台信息发布,将信息及时送达企业和人才。
二是提供精准数据分析功能。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推荐、定向推送、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对接服务。
三是构建区域协调联动机制。持续深化省内外区域劳务协作,健全区域市场供求岗位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人才岗位数据信息共享。
四是持续加强平台宣传推介。借助新媒体、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线下人力资源市场等载体,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提升公共招聘网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我省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方面有何创新举措,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就是针对此类主体缺信用、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为缺信用的担保,为风险大的补偿,为成本高的贴息,建立了从省到县(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2023年,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890.7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在2022年设立2亿元科技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再设立13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引导资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末,两项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带动企业超5000亿元。累计为创业担保、制造业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专利权质押等贴息近30亿元。
同时,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三年累计培训企业9.84万家次。推动开展金融服务线年末,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注册用户249.70万户,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1161家,累计服务企业融资需求6.43万亿元,在全国同类平台中排名第2位。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1.14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较年初增长24.98%,比我省增速(全国第一)还高9.78个百分点;余额户数217.03万户,较年初增加15.64万户。
科创企业特点是风险大,未来收益也可能高。因此,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方面,我们围绕收益和风险如何与金融机构共担共享,即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研究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通过打破传统的科创信贷模式、构建良好有序的科创金融生态、实现落地见效的科创融资服务。2023年,各银行对接企业1.58万家,为7972家企业授信1470亿元、发放844亿元。推广“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银行、股权投资机构对政府批量推荐的科创企业,通过和投资跨业态联动方式,最大限度拓展融资服务覆盖面,累计为887户科技企业提供“贷+投”组合融资368.8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从“普”和“惠”两方面持续发力。从“普”即扩大覆盖面出发,拓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覆盖面,推进“皖美首贷中心”建设,扩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投放规模,推广中期流贷服务,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走稳“最先一公里”,让更多企业获得金融“活水”。建强用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融资对接服务,让数据“跑起来”、机构“动起来”代替企业“找过来”,实现线上融资服务触手可得。从“惠”即降低融资成本出发,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用足用好贴息贴费、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政策措施,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完善金融领域“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对市场主体融资诉求广泛收集、滚动派单、定期反馈,引导金融机构改进为民惠企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
一些企业非常关心信用问题,请问我省在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上有什么重点举措?
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针对经营主体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省发展改革委今年将牵头重点推动两项工作任务。
第一项是实施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年内计划培育新增8万家A级纳税人、环保诚信企业、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守信激励对象,帮扶推动6万个主体退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引导完成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动态清零”政府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一是建立政策宣传、失信预警、容错救济等联络帮扶机制,帮助企业提高信用等级、享受激励措施。二是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做好严重失信主体告知提醒、帮扶整改、引导退出、重返市场等工作。三是全面实施失信行为认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合规提示书“三书同达”制度,智能引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四是建立完善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在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实现全流程预警推进失信政府机构限期完成整改。
第二项是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筹建立行政处罚、异常经营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信用信息修复指引,推动修复申请“一次提交”、受理审核“限时办结”、修复结果“多端联动”,进一步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一是会同各行政处罚责任部门、异常经营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认定部门,明确信用信息修复的政策依据、修复条件、办理时限等,牵头编制各类信用信息修复指引,并在信用门户网站建立专栏。二是全面实施失信行为认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合规提示书“三书同达”制度,帮助引导企业及时完成信用修复。三是相关部门畅通修复渠道,做好修复提醒,依法依规开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退出工作,并将修复结果及时共享至上级主管单位和省信用平台,实现“一次办成”。
2023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了《安徽省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建设方案(2023—2027年)》,明确各市、县政府要编制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指南。12月,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明确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审批要求,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各居住(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无需办理备案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今年3月25日,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应急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等省直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简化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备案和建设审批程序的通知》,进一步优流程、减材料、提时效:
一是实现线上轻松备案。需要备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即可完成项目备案,同时,精简备案材料,米乐m6官方网站仅需提供合作协议和不动产权证明两项备案材料。
二是简化建设审批程序。明确在已出让建设用地产权红线内新建或改扩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及在既有加油(气、氢)站、燃气供配站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是建立项目联审机制。明确各市、县(区)要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服务窗口,对确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建设审批的项目,集中职能审批事项,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一些企业非常关注涉企负面舆情。请问,我省在优化网络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清朗的网络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网信系统坚持学习贯彻习总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关于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省委“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部署要求,切实加强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处置工作。去年,我们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安徽省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工作指南(试行)》,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座谈会和全省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年共协调处置重大涉企网络舆情80多起,查删涉企侵权不实信息8200多条,服务保障10家企业顺利上市,有效营造了全社会亲商安商的网络环境。
一是精准问需于企。组织全省网信系统,针对涉企网络维权难点堵点问题,深入走访调研,加强舆情风险排查,提前制定措施,进一步畅通新质生产力企业、民营企业的网络侵权处置通道。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梳理分析了11个方面59类风险隐患,排查相关节点322个。
二是加强正面宣传。我们将围绕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等重大主题,以“网聚美好安徽”等网络主题活动为载体,组织中央及省外重点网络媒体来皖采风采访,聚焦新质生产力和民营企业,聚焦亲商安商典型案例m6米乐官网app登录、典型成果、典型人物,加大网上宣传力度,让安徽企业、企业家的形象更鲜明、更亮丽。
三是突出专项治理。我们已于4月份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今年的专项行动将贯穿全年,聚焦涉企业和企业家8类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企业家,以“监督”名义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网络乱象。
四是强化监测处置。组织全省各大网站平台完善涉企侵权举报专区,梳理涉企网络举报重点受理名单,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专题,7×24小时实时监测涉企尤其是涉民营企业网上舆情,及时处置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坚决维护安徽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网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