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方入口米乐M6官方入口40年,一家出版社从“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蜕变发展为日均销售图书近10万册、年发货码洋超过20亿元,这期间都经历了什么?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家出版社又将怎样奔向未来?
40年来,电子社从当初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彻底蜕变为出版领域涉及电子信息、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社科人文、科普与少儿、艺术与生活等十余个门类,科技、教育及大众三大板块相得益彰,日均销售图书近10万册、年发货码洋超过20亿元的综合出版大社。
1982年10月,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恰逢国内工业发展浪潮,在几位元老级电子学专家的呼吁和原电子工业部党组的正确决策下,电子社破土而生。
根据、社长王传臣回忆,电子社在40年里一共经历了四次跨越式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电子社成功从“行业新人”成长为科技出版强社,实现第一次跨越式发展。 进入千禧年,电子社成功转型为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专业教 育产 品的重要提供商 , 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时期,电子社向工业信息化 行业提供科研知识服务,实现第三次跨越式发展。 “十三 五”时期,电子社在聚 焦专业强化特色精品发 展出版主业的 同时,进行数字化传播和融合创新发展。 至此,实现了第四次跨 越式发展。
“出精品、育品牌”是电子社的立身之本。如今,电子社享有“全国优秀出版社”、“讲信誉、重服务”的优秀出版社、“全国版权贸易先进单位”、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国好书”等行业大奖;多本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多个新兴出版项目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可谓“出版主业挺拔、业务结构多元、专业品牌响亮、工信特色鲜明”。
1997年3月,电子社迁入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院自建办公楼,从此结束租房办公的历史,这是电子社的第七个办公地点
电子社每一次的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信专业优势。正如王传臣所说,“电子社作为专业科技类出版大社,要坚持走好专业之路。”
“40年前,电子社成立时,初创队伍近一半都是从研究所调来的科研人员。”骨子里流淌着信息技术专业血液的电子社,当时虽然还是出版新秀,但凭借着对技术发展的准确把握,对技术内涵的专业理解,先是抓住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群体中兴起的第一次电子信息科技知识热潮,出版了一批家电、无线电、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科技类图书。
紧接着趁着第二次计算机热潮,开发出一系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类图书。“当时出版的《五笔字形输入法》《C语言编程基础》《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等计算机普及和专业图书,年销售册数都在几十万册以上。”
后来借助世界IT浪潮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热潮,不仅及时引入国际上先进科技和教育成果,打造了一系列如《宝典》、“从入门到精通”、“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项目管理》、《领导力》等优秀品牌;并且还率先与国际优秀出版企业开展合作,造就科技出版强社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阶段,科技专业出版的时代需求也在随之变化。近年来,随着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电子社选择”做强行业科研支撑,将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重点”。
在积极传播工信科技成果方面,电子社历时3年打磨出呕心力作——《集成电路产业全书》,由中科院王阳元院士担纲主编,134位编委参与编写,包含1000多个词条,总字数超过了240万字,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王传臣骄傲地说道:“这本书可以说是国内集成电路从业者的‘辞海’了。”
在彰显我国工业实力方面,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电子社出版了《强国基石》《大国重器》等在内的精品图书,紧扣工业强国的发展目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承载“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宏大主题,以图文形式生动描绘了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作为电子社里延续专业基因的分社,电子信息分社承担着电子信息领域图书的出版工作,“近几年出版品种规模保持稳定,年均出版新书在110种左右。”《集成电路产业全书》就是电子信息分社从2016年开始着手的重点产品。“集成电路产业知识赋能工程”系列 、《通信产品PCB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边缘计算与算力网络》等专业性极强,内容稀缺性较高的专业精品图书也都是电子信息分社的代表之作。
正如电子信息分社社长柴燕所说的那样,“我们就是要做专业精品,这样的图书在细分领域的关注度非常高。立足于电子信息领域,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独特性所在。”
王传臣表示,在“十四五”发展新阶段,电子信息分社将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转型等技术领域,深入挖掘集成电路前沿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网络通信、智能系统等关键技术图书选题,开发相关知识信息产品。
“在强手如云的科技出版领域,拥有多年的行业积累固然关键,但想打造专业发展高地,还需要加强行业研究,成为领域专家,精准把握行业前沿趋势,提供优质的科技成果产品。”
于是,电子社在2014年组建了华信研究院,作为工信部直属支撑研究单位,华信研究院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提供软课题研究和产业政策支撑研究;同时也关注新媒体研究,跟踪国内外新兴出版的发展态势,针对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展开研究咨询。
华信研究院以产业政策与新媒体研究为牵引,以《产业经济评论》和 《中国信息化》 等刊物为平台,结合相关学术图书及内容产品的开发,形成了软课题研究、数据分析、信息咨询等多位一体的知识内容服务,为电子社的整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成果。
回溯电子社的教育出版的起源,其实是一次面临困境后的“柳暗花明”。据王传臣回忆,刚进入千禧年,出版业面临挑战:新书单品总销量逐年下降,图书库存压力日渐增加。而科技出版领域竞争对手日渐增多,利润逐渐减少。
适逢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教育快速发展。电子社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学习信息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超过了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于是抓住其中规模可观的科技教育需求潜力,开始不断加大教材的出版力度,“这一时期,社里的教材选题数量占到全社选题的35%~40%。”
2001年,电子社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使用培训班”,该活动为推广社教材产生巨大推动力
“现在,专业特色教材已经成为电子社重要的销售组成部分,每年出版的专业教材多达上千个品种”,涵盖了基础教育、青少年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不同阶段,覆盖了信息技术的各个学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
经典专业教材——《计算机网络》,现已更新至第八版,累积销售500万册。王传臣还提到,电子社还有15种工信科技教材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比中获奖,其中《单片机应用技术 (C语言版) (第4版)》获“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特等奖,《射频技术》和《物流设备应用》获“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一等奖。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评审中,电子社以310种教材数量位列“十三五”国规教材出版社第二名,其中电子信息类入选109种,电子商务类入选22种,均为专业领域第一名。
除了教材产品外,电子社还向高校、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及线上的服务。华信数字出版网目前可以提供近万种与纸介质图书同步出版的数字图书。华信教育资源网和华信SPOC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在线课程和配套资源也覆盖了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等各层次。“疫情期间,我们的华信SPOC在线学习平台为全国院校教师提供授课及学生在线门。供教师设计辅助教学的SPOC教学课程有1125门。”
不仅在过去,专业技术优势为电子社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是否存在技术壁垒、是否拥有科技资源,更决定了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路上能走多远。
毫不夸张的说,电子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引领先机。作为最早一批实现信息化的出版社,电子社从1994、1995年开始探索内部的信息化,1998年自主研发了出版管理信息系统(PMIS),到2001年,该系统通过了原新闻出版总署的验收,实现了出版业务全流程的网络化管理。
然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实现数字转型有内部信息化的准备还不够,必须加强对数字出版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在数字化形成大浪前,探索出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转型方式,并且形成一定的市场盈利模式,才能不被时代发展抛弃。
“作为第一批获得网络出版资质的出版社,我们组织规划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关于数字出版的丛书——‘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信息技术主题词表、知识单元标引研究,以及动态关联、知识库、网页语义增强等多方面研究工作。”
2011年,电子社组织出版国内第一套关于数字出版的系列丛书“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图为丛书编委会合影
同时,电子社还建立了数字内容管理与数字出版系统、数字动漫资源增值服务平台、中国图书出版网、华信数字出版网、华信教育资源网、中国动漫网。建成了电子书发行平台——华信数字出版网,实现了纸电同步出版。
近年来,电子社的数字化建设和融合发展已经不再是开源阶段,如何在顶层设计中让数字产品满足现实中多方多元多样的使用需求,成了电子社专注回答的问题。
在产品形态方面,电子社有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形态多元的教育产品,还将知识付费模式与已有图书资源相结合,率先在业内开展有声图书及在线课程的制作和销售。自主研发的数字产品“国之重器知识服务平台”入选2020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悦”系列知识服务产品》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提名奖。
在经验模式层面,电子社对物流系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订单传递、分拣、打包、发货等流程的无人操作,形成了“店铺-开单-拣货-发货-物流”全链路数据无缝流转,单日最大发货量提升至2万单,极大提升了物流储运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电子社打通了出版社与经销商之间的销售、在途、库存等数据壁垒,针对重点销售渠道及时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辅助产品经理进行印数决策、发货决策及销售决策,控制库存和在途周转率,形成良性循环,有效破解出版业粗放经营难题。
除了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信科技产品,对于大型出版机构来说,在市场热度高的领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系列子品牌,既是顺应“垂直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出版企业内部来说,也是重要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电子社在2003年成立了计算机出版“博文视点”品牌,不仅“邀请国内技术大厂的一线技术专家、或各领域的权威学者作为图书作者,或与国内超一流互联网企业强强联合,深耕内容资源,合作打造技术图书精品。”
同时,经过近20年的行业沉淀,“博文视点”形成了多条重点产品线,覆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站技术、互联网产品与运营、互联网生态等方面,且产品结构纵深向学术领域与细分应用领域拓展。
此外,面对大众群体,“博文视点”还打造了自有图文与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融合出版平台,持续向读者提供电子书、直播、在线课程、短视频等多种样态的服务产品,进一步运营私域流量池。在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博文视点”推出了涉及数字政府、新零售、金融、组织、产业互联网和乡村振兴领域的“数智化转型系列丛书”。如今,“博文视点”在全国计算机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前三,成为中国计算机图书的品牌。
作为电子社对少儿出版领域的核心布局,“小猛犸”童书品牌于2017年4月成立,。秉持着“让孩子的想象充满无限可能”理念,“小猛犸”将产品线拓展到低幼、少儿、青少各个阶段,拳头产品“DK科普”系列满足了青少年对于科普读物需求。《拼音真好玩》《给儿童的物理科学书》《语文可以这样学》等系列产品为小低年级的孩子提供更细致具体的科学知识积累。“打开中国”系列,将震撼的立体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具备了文学、科学和美学三重审美价值。“疫情爆发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制出的暖心公益绘本《阿干必胜》,为全世界的孩子们普及防护知识。”
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小猛犸”一方面聚力打造具有市场差异性的优质产品,另一方面抓住每一次流量曝光机会。在品牌成立初期,所有的地面宣传、书展、讲座、互动活动、评奖等等全部以“小猛犸童书”为主打,为王芳抖音直播独家定制《让孩子读莎士比亚喜剧卷》和《让孩子读莎士比亚悲剧卷》,在摩点上众筹推出《打开故宫》......
目前,“小猛犸”的出版规模突破4.5亿元,多种产品获得了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奖、桂冠童书等。
无论是深耕专业内容、打造垂直领域特色品牌还是拓展知识服务范围,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王传臣认为,“通过打造专家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锻炼创新型人才,提升整体队伍能力素质,不断彰显人才优势作用,为电子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培养专家型人才,2008年6月,电子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成立,开创了出版行业的先河,并与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一流的博士后指导专家队伍,吸引和培养了多名高端出版人才。“我们通过突出专业特色开展人才引进、推荐参加学术组织、教育行业协会,推进新时代名编辑出版家培育工作,培养了一批懂专业、懂技术、懂教学的专家型人才。”
针对业务发展和时代变革提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电子社积极开辟业务领域、大力推进岗位轮换,培养了一批掌握出版流程、行政管理、生产经营的一专多能人才,以及出版+融合、出版+营销、出版+研究等业务复合人才,形成了“一支队伍服务多个平台”的人才优势。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动电子社提质增效、提升运转效益,促进了业务的多级增长。
为了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电子社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创新条件,设置创新引导专项奖励,连续多年以“读好书、出好书、评好书”活动为牵引,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四力”提升工程,组织“华信杯”青年岗位技能大赛等活动,推行“”机制,培养了一批跟得上技术和市场发展,能够适时而变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队伍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开拓,电子社图书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构建起适应互联网传播的运营矩阵,数据库、有声书产品均有出色的市场表现。
通过40年成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子社积累起以“诚信、创新、合作、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发展新阶段,电子社在企业文化核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工作方针——敬业、专业、创业。”以敬业的态度投身出版事业守好宣传阵地,造就科技强社,以专业的精髓做精出版,传播科技新知,讲好工信故事。以创业的态度做优出版,抢抓时代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如王传臣所说米乐M6官方入口,未来“电子社将秉承务实高效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努力绘就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壮美图景。”
“新时代的电子社将继续坚持知识信息服务商的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出版体系。努力构建面向电子信息与工业技术行业的知识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传统科技图书精品,推动多媒体数字内容建设,打造立足长远发展的优势运营平台,产出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知识服务产品,并形成良好的赢利模式,实现从传统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在“十四五”重要战略机遇期,王传臣表示,电子社将通过品牌化发展战略行动,提升出版主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特色化发展战略行动,提升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能力。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行动,提升融合发展业务新动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