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米乐m6官方网站,陈平我把生命里的故事讲给你听

米乐m6官方网站,陈平我把生命里的故事讲给你听

  m6手机网页版登录m6手机网页版登录我无法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虹带到今天,把十八岁生日的烛光带到六十岁的生命里。不过,我相信,那些不能带走的东西未必就会丢失,也许我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所以,我习惯在平凡的世界里,仰望天空,回想和思考我生命里经历和发生过的那些故事。当日落的风,卷起了散落一地的旧事,我便想到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曾经的美好记录下来,于是,《生命里的故事》诞生了。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母亲总是让我拾哥哥姐姐们的旧衣服穿,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堪的一幕是读小学一年级的那个冬天,我穿着姐姐小时候的花棉袄去上学,受到同学们的讥笑,当时,特别希望地面能出现一条裂缝……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在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我要用良好的学习成绩回击嘲笑我的那些同学。

  小学里都是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的,几乎没有学生不怕写作文的。我记得,直至高中毕业,我的作文都是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的。五年级时,语文老师王先生正在读我的作文,邻边的一位女生不认真听课,悄悄地给我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也悄悄地回了一张纸条:“吃饱肚子以后,想写一本书。”其实,那时候人们的梦想大多是打上时代烙印的,都是以雷锋、王杰、焦裕禄为榜样的,还有的想当科学家和反潮流英雄,等等,都是那时候年轻人的首选。而我的理想恰恰是逆流而上的,好在这名女生为我保守了秘密。年少时,我可以任由班上的“小八子”和“烂草雨子”欺负或伤害,对于这些,都被我看成是滋养生命的养分,练就渐强大的内心,但有一点,有关我的梦想,这是一个禁忌,谁也不能触碰和动摇。高一的时候,南京下放来的语文老师高先生拿四张八开大的白纸,亲自用毛笔把我的一篇作文抄在学校的山墙上,让全校师生阅读,那个时候的光辉在心里至今都留有遗存。真的是遗憾那个年代没有作文竞赛,如果有,我一定会去拼一下。

  我记得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曲波的《林海雪原》,当时,父亲要求我学好数理化,母亲要求我课余时间割更多的羊草、挑更多的猪菜。我只能把借来的这本书压在草篮子下面,到村外偷偷看。哈,草篮子里装着林海呀、雪原呀,还有那位美丽的小白茹,我哪还会有心思去割草挑菜呢?连数学作业本都被我拿来摘抄小说中优美的句子了。结果,回到家自然是少不了母亲的责骂。如此这些,都成了《生命里的故事》的线索和元素。

  父母是我生命里的过客,更是《生命里的故事》永远活着的主人翁。有位朋友跟我说:“你写母亲是柔软,深深地眷恋。写父亲是豁然,深深地相惜。那么,父母合在一起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字写的都会是什么呢?”我回这位朋友:“父母合在一起就是《生命里的故事》,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字写的都是爱。”在这本书里,父母是我故事的中心,因为他们永远是我世界的中心,有近30篇的份量,与《平淡是真》里占的篇幅是一样的。这是巧合,不是刻意而为。

  原来,我一直以为,94岁的父亲不咳不喘,饮食睡眠都很好,凭着这样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可以陪伴我更长一点的时间,因此,我趁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抓紧一切时间,多写写父亲身上的故事,多写写父亲与母亲的故事,多写写父亲和我的故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我算是奋笔疾书,写了《老鹅和狗》《缺席父亲的中秋节》《父亲笑在重阳节》《父亲的学校》《窗外那一片木棉花》《爷孙情》等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成稿后,我会利用回家服侍父亲的机会,一篇一篇地读给他听,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的时候,我无法回家,就利用中午休息时,在电话里读给他听,本来浑身疼得焦躁不安的父亲,听到关于他的青春,关于他的故事,情绪便会逐渐平静下来,每听完一篇文章,他总是意犹未尽地问:“还有吗?”可以说,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听我读与他有关的文章,是他最开心和幸福的事。他曾经跟我说:“听你写的文章,感觉比做碗鸡蛋面须给我吃还要好。”

  《父亲95岁》这篇文章最让我心痛。原来,我是想把这篇文章作为父亲跨越2023年元旦的礼物献给父亲的,因为在2022年10月6日那天,我因身体情况提前回到南京,临行前,我鼓励父亲说:“您好好的,再过两个多月就是阳历年(指元旦节)了,到时我回来宣布您95岁高寿。”父亲知道我是与他说笑,满脸微笑地挥手与我告别,显然,他也是在乎自己95岁的。

  文章大约在元旦前10天就完成了初稿,24日,我感染了新冠病毒,即便在后来最痛苦的那几天,我也没放弃对《父亲95岁》这篇文章的修改,因为,我知道父亲对文字的要求向来是十分严谨的,所以,我就是要赶在元旦节的时候给父亲呈上一份唯美的礼物米乐m6官方网站,甚至想,如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回不了老家,我计划在电话或微信视频里读给父亲听,可天不逆人愿,2022年12月31日上午9:00,父亲突然昏迷不醒,经多方抢救无效,下午两点,驾鹤西去。此时,距离父亲95岁的生日还差10个小时。后来,考虑到父亲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毅力,经与家人商量,决定奖励父亲10个小时的生命,对外仍然宣布父亲往生时95岁。这样,《父亲95岁》这篇文章题目不需要变,但内容要修改。

  于是,我利用为父亲守灵的寂寞之夜,把原本给父亲的生日寿礼,修改为给父亲亡灵的祭文。由寿礼变成祭文,文字上的修改是简单的,可修改时的心情是痛苦的,泪水几次模糊了双眼,模糊了手机屏幕,那时的心情状态,用撕心裂肺来表达一点都不过分,也是我最艰难的一次改稿。

  父母不在了,但是,父母守望一辈子的老宅还在,父母留在老宅里的爱还在,这种爱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因为老宅是温暖我整个人生的地方,更是至死怀着乡愁的地方。在我心里,老宅曾经给过我安身立命的抚慰,我从来都不曾放下过,它永远是我灵魂的港湾,连同曾经守望着它的父母,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生命里,父亲的突然离去,老宅成了唯系兄弟姐妹之间情感的纽带,于是,我含泪写下了《生命里的老宅》。

  邻家小妹锦绣,曾经深信不疑的唯一是从城里来试种扩种白茶的姜老师,朝夕相处的陪伴,以为会一生一世,结果,姜老师回城了,阴差阳错,让他们之间的美好碎了,这个缠绵的故事,成就了我人生的第一篇小说——《锦绣人生》。

  其实,我不会写小说。当散文写走题,似乎有点像是小说,我征求了一些朋友的意见,用了近20天的时间进行修改,在实在改不下去的时候,真的想放弃它。后来又觉得丢下这么好的题材可惜了,又继续修改,最终改成了如今的这个模样。现在回过头看看,虽然笔触稚嫩了一些,但是,情节上还是有看点的,故事也是很纯美的。

  在创作和修改过程中,锦绣、姜老师,以及锦绣的父母,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始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在我的眼前晃动,而最打动我的是锦绣和姜老师的爱情是如此得干净和清爽,他们没能走到一起是一种遗憾。我觉得只有把他们的故事完美地写出来,呈现给读者,才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弥补。所以,稿子改到后来,我倒觉得这是我的一种责任了。镇江《金山》杂志2022年第11期刊发《锦绣人生》时加了编者按:“本期推出的《锦绣人生》文笔流畅,故事曲折。缘分是什么?是摇摇晃晃的光阴里相爱、相离、相遇……是扯不断,理还乱,乱也得理。”《锦绣人生》感动了很多人,有的读者还希望我能写出续集呢。

  2022年6月17日,诗人观海听涛发表了一首无题诗:一块铁/被一次次扔进火炉锻打、淬火/干锤百炼后/不会喊疼/不会喊疼的铁/不再是铁/无需多言/一把刀鞘捂住了钢刀的嘴。我读了这首诗以后,与作者有过一番讨论,我认为铁经过锻打成为刀,不会喊疼的原因,不是刀鞘捂住了钢刀的嘴,而是由铁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这与铁锅放在火上烧不会喊疼是同样的道理,于是,我想到儿子在创业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从没跟我说过一句苦和累,当然,这也是由儿子坚强的毅力决定的。于是,我从生活中的日常小故事引出了《从铁锅不喊疼想到的》。

  小时候,家里买不起水果,想吃水果时只有瞅着母亲栽种的几棵桃树、杏树和枣树,在一年中大约有9个月时间没水果吃的日子里,我常常会问母亲,桃子为什么不能像秋玉米一样,有秋桃呢?从此,在心中埋下了秋桃之梦的种子。如今,真的吃到秋桃了,舌尖上的满足之余,回望做了几十年的这场秋桃之梦,原来也是乡村振兴之梦,也是家乡振兴之梦。《秋桃之梦》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乡情微调研》工作报告,还是家乡秋桃的广告文案。一举多得,刚刚好。其实,调研报告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来表达。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它既是公文,又近乎是散文,表现形式很灵活。《秋桃之梦》还被《决策》全文刊发,获江苏省省级机关《乡情微调研》报告三等奖。

  在我散落的童年记忆里,太多的事像过眼云烟似的渐渐消逝了,但是,却有些往事,因为曾经给我带来过鼓励和感动,便时常会让我怀念,邻居小奶奶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太沉重了……

  小奶奶一生坎坷,21岁就守寡,无儿无女,终生没有再嫁,是一只断了翅膀的鸟,92岁过世,假如她还活着的线岁。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所以想起写小奶奶的故事,是因为作家贾平凹老师为了写《商州三录》,下乡采风的一段经历给了我启发,他说:“我那一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幽默,我触摸到了乡亲的精神内核。这一路上,遇见过铁匠、瓦匠、采药人、打豆腐的、撑船的,遇见过藏了一肚子故事的面店小老板,遇见过命运多舛嫁了三次的美貌小媳妇,遇见过会给野狼接骨的乡医……目睹了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倔强又活泼的精神,以及看似拙朴粗率实则细腻贴心的审美境界。”此时此刻,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与我老宅仅一墙之隔的小奶奶,她在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的故事,有的故事至今还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迷人,如果不写,这些故事就将永远湮灭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当《小奶奶》这种来自我曾经生活现场的文字被写下的那一刻,痛苦、辛酸、喜乐这些情感都一一被唤醒,被看见,由此确认,小奶奶虽然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是,仍然是一个充满七情六欲,痛苦又鲜活地活着的人。大约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小奶奶感冒了想吃一只鸡蛋,因为自己是一个人过日子,没人商量,做不了主,只有双手攥着这只鸡蛋到我家,找我母亲当参谋,帮着拿主意,当得到母亲的坚定支持后,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小奶奶站在我家的灶门边,把攥在手里的那只鸡蛋,放在手心掂了两下说:“那我就拼一下吧。”我把这个故事的细节当成玩笑,和家人说了几十年。

  吃一个鸡蛋是多大的一件事?何况还是感冒了,身体需要补充一点能量。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只鸡蛋值7分钱,可以换半斤盐,够一个家庭吃一个月的,那么吃一个鸡蛋就是天大的事了。显然,这样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记吗?

  一条无名小街,是明军人生开始的地方,是被记忆浇灌的地方,是留着乡愁的地方,如今,它被拆除了,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但是,这条街永远留在了明军的心里,因为,这条街上有明军对曾经青春年少的守望。一位挚友看过《好久没有走过那条街》后,给我留言:“先生您就是明军,明军就是青春啊,而这条街承载了满满的乡愁……”此时,我在微信里发了一个笑脸回应了这位朋友,算是认可了。

  曾经,刻在我记忆里的是,这条街上有一所古老的中学,一间长青藤书屋,一家国营的供销社和蚕桑场,还有一位少一只耳朵的卖花生老头。在当时,这条街是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素有“小香港”美誉。

  80年代底,在这条街上教了十几年书的语文老师王先生,退休后有事路过南京,他很想到部队看看自己当年的学生,结果,我遇到参与处理河海大学非洲籍留学生,无法抽出时间接待王先生。这次擦肩而过,直至王先生高寿去世,我们这对师生都没再见过面。后来,我与同学们每每提起此事,都是揪心的遗憾,觉得特别对不起自己的这位恩师,唯有写出《很久没有走过那条街》,才能留住记忆,才能表达对王先生的愧疚与怀念。

  我楼顶的方寸阳台是我心灵的田园,我喜欢这一片给我文学创作灵感的土壤,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与世界对话;可以洞察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聆听天籁之音;还可以调侃尘世,自我嘲讽。

  《心灵的田园》《春天里的故事》《深情的依恋》《又见一树的枣子》《两棵桑树》《知了的叫声》《朱顶红偶遇百合花》《梅子吃出杏子味》等文章,都是我坐在阳台的枣树下喝茶看书而顿生灵感写出来的。我在《春天里的故事》一文中这样写道:“春天的阳台孕育着说不完的故事,花儿在阳台绽放着春天里的光芒。桃花的绽放是对乡愁的承诺,朱顶红的绽放是对邻里友爱的承诺,郁金香的绽放是对海滩花农那份缘分的承诺……总之,阳台上的每一支花剑,每一个花苞,每一次绽放,展示的都是青春的力量,都是春天里的美好,都是春天里的故事。”

  其实,写《花神郑百合》这篇文章也与阳台有关。因为阳台上第一次落户百合花,我请教花农郑百合如何养百合的有关知识时,知道了这位北京姑娘千里迢迢来到桃源故里创业历程,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要用手中的笔,对这样励志的典型、创业者的风釆予以颂扬。

  所以,我说文学不是装点,也不是一种傲慢,而是对人性里善良与友爱的激活和肯定。这或许是我今天坚持写作最重要的理由。不是吗?《生命里的故事》里面一个个令人动容、催人奋进的故事,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让春天常在,让真诚常存,《遇见感动,遇见爱》《相遇,温暖我心》《人生的第一桶金子》就是我致敬向上向善力量的真情独白。

  我在北京西路机关大院工作了23周年,对这个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临近退休的那段时间,心里总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一位领导曾问我:“你还想退休啊?”我对这个问题只是笑笑,没有正面回答。退休是依法依规的事,个人不存在想退或不想退,所以,严格来说,这个命题本身是不成立的。但是,对这个问题,在我的内心却有另外的一种表达,就是在脱下军装的近20来年时间里,有些东西我是无论如何也尘封不起来的,还有些东西我又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关于青春,关于友谊,关于奋斗,关于父母……诸如此类,不知上演过多少惊心的、缠绵的、复杂的、快乐的、伤感的故事和传说,几乎囊括了我转业后的全部生活,几乎拼凑起了我生命里的又一个时代。

  由于在这个院子里工作时间久了,它给了我一种特别的人生启迪:人,应该在心灵深处相信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还要勇敢地抛下一切杂念,在与世界交手的同时,好好地欣赏自己曾经美好的过往,以快乐之心善待家人,以随喜之心善待他人,努力实现内心的平衡和丰盈,做自己的英雄,如此,才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心和快乐。

  为此,我陆续写了《窗外那片桔子园》《窗外那片木棉花》《遇见408室》《北京西路》等几篇文章,把我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通透畅快。我在《北京西路》这篇文章的题头上写道:“40年前,我从北京西路3号往西走,走到了70号,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如今,我从这条路的70号往东走,往我家的方向走,希望能赢得更的人生。”

  60年的人生,让我明白自己是普通和渺小的,那么,安安稳稳过日子,是我应该做的一种本分。所以,我退休的那天,是我和自己和解的开始。但是却有朋友跟我说:“你似乎又跟文学摽上劲了吧。”我知道,他是有所指的,因为《平淡是真》书稿移交出版社刚刚一年时间,我就随手拈来了62个故事,约20余万字,这不是摽劲还能作何解释?而我要说的是,写作始终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宣泄,当然,也不排除是刷存在感的一种表现。

  作家王蒙先生说:“写作,为了表达,为了交流,为了建筑心灵之间的桥梁。写作,又是为了记忆,为了挽留:当一切都烟消云散以后,还会有几行文字留下来成为生命的见证,历史的见证。写作是为了排解内心的挣扎和痛楚,表达自由的向往或者以往的喜悦。”哇,先生的这段话直达我心,痛快!

  一切执着,包括对文字的执着,只对身在其中者有意义。如果是雾里看花,意义随即消失。例如,在匆忙奔走的人眼里,文字只是闲情逸致;在热心政务的人眼里,文字只是雕虫小技;在高僧高人眼里,文字只是浮光掠影。如今,我退休了,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把事情做得更有意义,拿起笔来写一写,便是我心灵上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在创作《生命里的故事》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写作能够练就一种内在视觉,使我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总是听任好的东西流失,时间一久,以后再有好的东西,我也不会珍惜,日子就会过得浑浑噩噩。

  所以说,我写作决不是为了成名当大家,当然,我也当不了大家。但是,我也不愿轻易放过一个瞬息的灵感而不去写我生命里的故事。不久前,我接待新疆伊犁66团和太仓的几位朋友,临别前,我说:“到了报个平安吧!”朋友们既惊讶又感动,认为除了家人,还有千里之外的朋友在牵挂着他们,觉得幸福感满满的。这个触点激起了我写《到了报个平安》的灵感。结果,文章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共鸣:到了应该报个平安。

  其实,我在创作《生命里的故事》时,最难把握的是卖弄的嫌疑,因为我写出来的文章除了给自己看,也要给别人看。所以,写文章一点不卖弄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一有卖弄,心就不平静了,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做派,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都是我需要,需要检讨的地方。

  创作的让我想起了生命里许多难忘的故事,让我离朋友更近,也让钢刀入鞘不喊疼……这是愉悦身心的体检。有位诗人说,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到了花甲之年,我要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卑微的,仓促的,谦卑的,真诚的抑或自强不息,折腾不止活着的人们,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成为一本被他人捧读的书。这书里可以是一篇篇诗,一幅幅画,一张张相片,一首首乐曲,也可以是微信里对谁都可见的朋友圈。对我来说,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写一本书。于是,我在日落的风里期待着每一个早上的阳光,期待着在茫茫的人海里与你相遇,期待着在浩瀚的书海里,《生命里的故事》与我亲爱的读者朋友相知相遇。

  完美不会打动人,唯有真实才可以。《生命里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从《平淡是真》到《生命里的故事》,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一点认知和体会。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曾经读《平淡是真》,再谢你们读《生命里的故事》。

  《生命里的故事》在拟写的过程中,著名书法家牛淼老师跟踪关注每一篇文章的成稿,在校对过程中,提出过许多宝贵的修改和完善意见,并为本书写了《序》,题了书名,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东方巨名(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李娟老师为本书监制、编辑、设计、排版、校对、统筹和出版发行等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深表感谢!

  我无法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虹带到今天,把十八岁生日的烛光带到六十岁的生命里。所以,我习惯在平凡的世界里,仰望天空,回想和思考我生命里经历和发生过的那些故事。当日落的风,卷起了散落一地的旧事,我便想到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曾经的美好记录下来,于是, 《生命里的故事》诞生了。原来,我一直以为, 94岁的父亲不咳不喘,饮食睡眠都很好,凭着这样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可以陪伴我更长一点的时间,因此,我趁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抓紧一切时间,多写写父亲身上的故事,多写写父亲与母亲的故事,多写写父亲和我的故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我算是奋笔疾书。

  more

  more

  more

  more

  more

  more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举报电话 江南时报社广告刊例价

关于作者: 小编

: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热门文章